郭敬明:那个把所有黑评都看完的人
点击↑ 关注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
学渣逆袭成学霸:一个笨小孩是怎么变聪明的?(点击)
1.
你敢看黑评吗?
最近热播的《演员请就位2》里,历来备受争议的郭敬明是导师之一,而他果然也“不负众望”地成为节目开始至今被人热议的一大焦点。
其中一大争议出现在他给表演《陈情令》的何昶希发代表着最高演技水准的S卡之后,因为这位演员从台词到表演,几乎都处于零基础起步状态。
一时之间,对于郭敬明的嘲讽铺天盖地,有人嘲讽他是不是发的是房卡,还有人说他是不是来选妃的。总之很多人认为他是以权谋私,全凭个人喜好,完全不管大局。
对于此事件行为我们不做过多评判,单就关于事件引爆的各方言论来说,在面对众多差评时,郭敬明面不改色。
确实,郭敬明从以作家身份出道至今,到后来转型成为导演,他的长相,身高,行文风格,电影手法以及私生活种种,不断成为大众攻击的靶子,被攻击,似乎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。
在节目中,他笑称自己是会“把每一条黑评都看完”的人。
这个做法,很出人意料,但细想之下,又非常符合郭敬明的风格。
无论怎么被骂,他仍然行走在娱乐圈的前沿阵地,着实让普罗大众们又不屑又佩服:面对攻击,你怎么就能做到如此皮实呢?
2.
没有金刚石,谁护玻璃心?
其实,郭敬明也不是天生就对攻击无所畏惧,他也曾对获得陈凯歌导演对自己调教的演员的认可而泪流满面。
他说:“因为我很少受到表扬……我刚刚听到凯歌导演在表扬他们的时候,我感觉自己也受到了表扬,因为我是一个不太能受到表扬的人。”
在《演员请就位2》节目中,他谈及网络暴力,说了一句话。
“每一个人都是玻璃心,但我们需要在心脏外面裹一层金刚石。”
所谓“玻璃心”,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中最原始而脆弱易碎的自恋:我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,最强大的,是应该获得所有人肯定和赞美的。
然而我们都知道,这样的感觉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活,总要碰到现实的墙壁而后发现自恋破碎一地。
那层心脏外面的“金刚石”,就是人们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如何防御脆弱的自恋遇到外界攻击时的挫败感?
屏蔽是一条路,许多明星就从来也不看评论,甚至有的人在发生不利舆论事件的时候还会关闭评论。
参加节目的还有张月,是前段时间热播剧《三十而已》里饰演插足顾佳,许幻山婚姻的林有有,频上热搜的同时也遭到了过于沉迷剧情的网友们不断的攻击,最后被骂得关了微博评论。
一个笨小孩是怎么变聪明的???(点击)
而郭敬明的态度正好相反,他主张把所有的评论都开着,甚至还要把恶评都一一看过。
难道这就是他淬炼“金刚石”的大法?
我们不得而知,唯一知道的是,至少看起来郭敬明并不惧任何恶评,拍出的电影,写出的小说被无数人吐槽批评,倒也不妨碍它们居然成为了一代年轻人心目中的经典。
这里借用陈凯歌导演开导张月的一个回应。“从事这样一个公众仰慕的职业,必得受到某种磨难,有一句话是说,好宣传,坏宣传,都是好宣传,你应该坦然地接受它。”
说到底,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实际的事业成就,而不是看你有没有被人骂过。
这年头,黑红也是一种红法,道理谁都明白,但很多人内心还是迈不过那个坎儿:惧怕各种攻击,无论是来自于领导,同侪,七大姑八大姨,甚至是各种路人。
3.
被攻击,就意味着被死亡?
人们总有一种本能的直觉,认为遭受攻击是不好的,而且甚至有的人心中会觉得可能遭受攻击就等于“死亡”。
所以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以极力避免被攻击为最大目标。
然而,这些人会发现,他们除了天天惶惶不可终日地在等待被攻击,人生并没有获得真正想要的安全感。
“不被攻击才能很好地活下来”反而是个幻想。
现实是人家郭敬明被攻击得那么惨,却还是活下来,甚至看起来还挺好。
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这个习以为常,信以为真的信念:被攻击的份量,在你人生发展的道路上,到底几斤几两?攻击的本质是什么?
被攻击的人,直接的感觉是“我很差,我糟糕透顶”,当你沉浸在这种感觉中的时候,是没有余力跳出来问一句:
发出攻击的人为什么要让你感觉到这些?
如果你真的糟糕透顶不值一提,那这些人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力气,攻击贬低你呢?
从发出攻击者需求角度,我们会发现,其实攻击的本质,就是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采取的打压对手的方式。
而语言上的攻击行为,最重要的作用是打压对方士气,让对方感觉自己糟糕,从而失去应有战斗力。
这就是所谓“投射性认同”:他的批评在投射“你很糟糕”的感觉,目的是让你认同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诸葛亮为激司马懿出战,用的也就是这招。诸葛亮送妇人的衣服给司马懿,羞辱他像女人一样。高段位的司马懿跳出了“投射性认同”的框框,他问了使者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,知道他可能命不久矣。
这样的攻击,不仅仅来自于对手和同侪,也可能来自于领导,看上去地位更高的人,并不见得他就觉得跟你没有竞争关系,对安全感不够的人,自恋不足的人来说,谁都可能成为他眼中的敌人。
一个真正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,应该让你感到被支持理解,让你感到自己有值得肯定的地方,对未来充满希望,而不是“我一无是处,糟糕透顶”。
甄别出什么是带有贬低目的的攻击,并且脱离攻击给自己营造的糟糕感觉,这不易做到,却是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。
洞悉这种攻击者的套路,并且拒绝上套,也是“玻璃心”外那层“金刚石”,可能是一种比单纯“屏蔽”更积极成熟的防御机制。
在社会的竞争游戏当中,其实你只需要考虑的是,如何最大化利用好游戏规则,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,而不是考虑别人会不会攻击你。
正如郭敬明,他连给两张S卡,单从规则上来看,其实并没有破坏规则,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,任凭李诚儒和观众如何反对,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。
郭敬明的审美和品味以及一些做法或许并不是我欣赏的,但他面对攻击的态度,却很有探究的价值:敢于看完每一条恶评,还能够坚持自己想要走的路,至少在和攻击的各回合较量中,他是胜利的。
4.
拒绝向攻击认同
让自己在别人“攻击”中感觉要“死去”的,并不是攻击本身的能量,而是自己对攻击的认同。
可以称作是一种心理自杀,或者自残。
同样是《演员请就位2》里,李溪芮因为表演时台词错了两处哭得稀里哗啦,被赵薇吐槽“矫情”,实际上作为导演和观众,并没有觉得这有多么糟糕,但她的内心显然已经狠狠抽了自己几百鞭子。
可是这真的对赢得“游戏”有帮助吗?
当她迷失在自我攻击中,不仅影响自己的士气,更看不到自己真正最需要改进的大问题是什么。
自责,是减轻内疚感的一种方式,同时却也是解决问题,向前发展的绊脚石。
许多人消耗能量与攻击和自我攻击不断纠缠,反而忘记了自己要走的路是什么。
事实上,重要的不是那些攻击和评论,而是,看完每一条黑评,但我仍然还可以走自己的路。
《心理咨询师必知的40项技术》
UM心理全国独家首发
心理咨询师的必备工具书
特别 8.8 折 首发福利
扫码即刻拥有
RECOMMEND